分類
欄目
「永遠不要把你的私人電話號碼給會眾中的任何人。如果你和這些人走得太親近,你會後悔的。」
上面這段話是一位牧師在我剛開始教牧事工時所給予我的忠告。他不僅在教牧事工方面成績卓著,同時還有溝通的恩賜。他曾帶領過兩間大規模的教會。儘管我認爲他的建議是出於對我和我的教牧事工的真誠關心。然而,遺憾的是,這位牧者對教牧事工的理解有點過於企業化,坦率地說,也不符合聖經的教導。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很容易把牧者的工作看作是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生產有用的基督教產品:出色的講道、敬拜音樂、一項充滿活力且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兒童事工。換句話說,很容易把一個牧師的工作等同於一個教會的CEO。但聖經對教牧事工的定義更像是彼得在《彼得前書》5:2-4 中所寫的: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爲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當你查考新約中如何描述教會時,你會發現,新約作者使用了諸如「家人」(提前 5:1-2;弗 3:14;林後 6:18;太 12:49-50;約壹 3:14-18),「家庭」(加 6:10;來 3:6),「新婦」(弗 5:32)和「身體」這樣的詞彙。換句話說,當談論到教會時,新約中所使用的語言並不是一種市場化的語言,而是一種盟約式的語言。新約中的語言不是利益交換式的,也不是「我們提供城裡最好的產品」式的,更不是品牌廣告式的。相反,新約使用的是一種關係式的語言,使用的是「我們彼此依賴」的語言——就像一個家族、一個家庭、一個新婦和一個身體。
當一個牧者開始明白這一點的時候,他會更多把自己看作一個父親或牧人,而非經理或老闆。他對教會的態度也將改變,他不再看自己僅僅爲一個機構的運營者,而是更多真正關注會眾的需要、尋求建立門訓關係、保護和守衛會眾的信仰根基、帶領會眾在信心和行爲上有更多長進。
只有當一個牧會者內心發生這些轉變的時候,他才真正成爲一個牧者。而且,這些轉變一旦發生,他會渴望有同工與他一起服侍教會,共同完成牧養會眾這項使命。他會意識到,他無法單獨看管整個教會——像一個CEO那樣,因此,他會渴望有教會治理恩賜的弟兄,以及帶著不同恩賜、觀點和看法的教牧同工與他一起服侍教會。
如果一個教會正確理解了新約中對於教會和教牧事工的定義,那麼,教會自然就會選立多位長老。但更重要的是,這是出於聖經的教導和做法。
從《使徒行傳》到《提多書》再到《彼得前書》,新約聖經多次提到並樹立了多位長老的模式。一個健康的教會不能只依靠一個人來關心和監督,多位長老所帶來的諸多益處包括:更好的教導、更開闊的教會視角、帶領者們在教會治理中的不同恩賜以及彼此督責。這些益處可以不斷地羅列下去。
感謝主,祂賜給我更智慧的謀士,幫助我意識到我曾經得到的建議——遠離會眾,既不正確也不智慧。從那次對話至今,神讓我有機會把已經成立的教會轉變爲多位長老帶領的教會,並且也植堂建立了一間由多位長老組成的新教會。
轉變或建立一個教會的治理模式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冒險,但這些挑戰遠比由你一個人來牧養教會的挑戰要小。畢竟,當你孤軍奮戰時,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你只能馬虎地看顧那些託付給你照管的靈魂;而最壞的情況則可能是,由於你分身乏術,許多靈魂的需要只能因此被忽略了。
感謝神通過祂的話語,爲我們預備了一種更好的方法來帶領祂的教會。祂期待有一群既有恩賜又在真理上堅定的同工來照管祂的新婦——教會。如果你現在牧養的教會還沒有合適的教牧同工出現,那麼你應該做兩件事:第一,迫切爲這些教牧同工的出現禱告;第二,認真想想,是不是你對同工的標準甚至高過了聖經中的要求?
當我們還有氣息爲主工作時,你會爲這些教牧同工的出現以及他們擺上的服侍而感恩,但更重要的是,當主審判的日子來到,當你要在神面前爲神託付給你照管的這些靈魂向祂交帳時,你會更因爲有這群同工的服侍,以至於你不至懈怠神給你的託付而不住感恩(來 13:17)。
許可聲明:你可以各種形式使用、複製與分發本文,但不允許修改文中內容(更正翻譯錯誤除外),不允許收取超過複製成本的費用,並且分發不得超過 1000 個拷貝。如果要在網絡或郵件中轉貼,請務必保留原文與譯文鏈接。任何例外需徵求九標誌中文事工的許可。
請在分發時保留本許可聲明。
翻譯:王怡。原文標題與鏈接:One Cure for Burnout: A Plurality of Like-Minded Shephe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