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工作是由我們讀者的慷慨解囊所促成的。
立即捐助
在許多人生抉擇上,聖經並未提供明確的「對」或「錯」,信徒常在灰色地帶中感到困惑。大衛·戈登在《更佳抉擇》一書中,提出五種聖經中的倫理範式——效法、律法、智慧、關係、爭戰——幫助信徒在複雜處境中以敬虔、智慧與信心做出決策。本文介紹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展示這些範式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指導信徒作出榮耀神的選擇。
這篇文章批判了以「同質性」爲增長手段的教會增長模式。作者指出,若福音被同質性取代,就會失去打破隔閡、合一多元的超自然力量。真正的教會增長不在於迎合方法學或可見的果效,而在於忠心傳講那能拯救、更新人心的福音。
在當代教會生活中,地方教會與福音機構之間的關係常常引發討論:兩者應如何定位?如何互補,而非彼此取代?在《葡萄樹運動》一書中,邁基·林奇深入探討了這一關鍵議題,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原則。本書評將帶領讀者一同思考:什麼是福音機構?它與地方教會之間應當建立怎樣的健康關係?
在基督徒的生命旅程中,有一種特別的喜樂,就是閱讀那些能激發我們將心靈、意志與身體全然獻給基督的傳記。《司布真的一生》正是這樣一部作品。本文介紹了本書提到的司布真的五大特質,閱讀這本傳記將使每一位讀者獲益匪淺。
對那些在聖經理解上正經歷真實掙扎的人而言,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這種掙扎是真實的,也合乎聖經。願讀者明白,並在德魯奇的幫助下,從舊約聖經中得著真正的喜樂。
所有基督徒都會發現自己和周圍的人感到沮喪、需要鼓勵,或無所事事、需要受到警告,或是軟弱、需要幫助。由於這種「輔導事工」屬於整個教會,我們需要資源來幫助我們實現這一使命。這本書就是這些重要資源之一。
本書爲那些正在思考「教會使命是什麼?」這一問題的教會提供了有益的資源。德弗里斯正確地看到了教會的目的與上帝在基督裡顯明自己和救恩的更大目的之間的關聯,也正確地將「見證」視爲教會使命的核心線索。他甚至正確地提醒我們,福音所帶來的品格和憐憫行爲與我們的福音見證密不可分,且大有益處。只要清楚區分「見證」與「佐證」,這本書將有效地幫助教會確保其事工與使命保持一致。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改教家們熱切希望看到基督通過人們傳講、祈禱和歌唱的聖言而得榮耀,信徒因此得造就。如果改教家們今日能夠集體向教會發聲,他們的核心信息一定是本文所羅列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