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牧師的公開服事與生成式人工智能:風險與機遇
Eric Beach
|
2025-10-19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迅速發展,牧者在講道、禱告與公共事工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在牧養、學術與科技領域的背景,探討牧師在使用 AI 時的潛在陷阱——包括剽竊、思考懶惰、忽視具體應用、錯失門訓機會與信息不准確等,並提醒牧者:AI 可以成爲工具,但絕非捷徑。唯有忠心餵養上帝的羊群,才是牧者不變的呼召。
在尋求成爲牧師之前,先問:你的妻子準備好了嗎?
Bob Johnson
|
2025-10-15
作者以牧者的親身經驗提醒那些渴望進入牧會的弟兄:呼召不只關乎個人,也深深牽涉到家庭。雖然聖經並未賦予「牧師妻子」特定職分,但牧師妻子往往承擔著獨特而艱難的角色。作者以八個具體問題,幫助未來的牧師反思妻子的性格、恩賜、承受力與呼召,並呼籲教會不要對牧師妻子施加額外的期待,而是讓牧師家庭在恩典與現實之間找到合宜的平衡。
被遺忘的福音佈道家:動員普通信徒參與日常傳福音
Michael Ruamthong
|
2025-10-13
許多忠心的教會在講台上清楚宣講福音,卻忽略了動員普通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傳福音。本文指出阻礙信徒開口的常見障礙,並提出牧者可採取的四個關鍵策略:清晰教導、以身作則、實踐培訓、頌揚忠心。傳福音不只是少數人的呼召,而是全教會生命的自然流露。
當生活不再黑白分明時,如何做出更佳選擇
Bob Johnson
|
2025-10-10
在許多人生抉擇上,聖經並未提供明確的「對」或「錯」,信徒常在灰色地帶中感到困惑。大衛·戈登在《更佳抉擇》一書中,提出五種聖經中的倫理範式——效法、律法、智慧、關係、爭戰——幫助信徒在複雜處境中以敬虔、智慧與信心做出決策。本文介紹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展示這些範式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指導信徒作出榮耀神的選擇。
真的能在一個解經式講道中講完一整卷書嗎?如果可以,該怎樣做?
|
2025-10-01
本問答探討了傳道人是否能在一次解經式講道中講解整卷聖經。作者指出,講道者無需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整卷書的主題、結構和關鍵點,並把其屬靈分量應用到會眾的生命中。如此,整卷書的信息就能在一篇講道中得到忠心而有力的傳遞。
如何選立長老?
|
2025-10-01
本文探討了教會應如何選立長老的問題。雖然聖經沒有給出具體操作方法,但這個問答指出應同時兼顧長老的監督責任與會眾的最終權柄。一個可行的做法是:由長老提名、會眾投票確認,從而既保持聖經的秩序,也保障教會的共同責任。
長老是否應當有任期,還是該終身任職?
|
2025-09-30
本問答探討了長老是否應當有任期或終身任職的問題。雖然聖經並未直接規定,但作者提出一種既合乎聖經原則又兼顧智慧的做法:長老設定可續任的任期,並在會眾確認下繼續服事,同時安排定期休息,以保障事奉者的身心健康,並爲教會提供合宜的更替機制。
關懷教會中收到殘障通知書的家庭
Sandra Peoples
|
2025-09-30
當一個家庭得到孩子的殘障診斷確認時,他們的世界往往驟然轉向,充滿未知與挑戰。本文提醒教會如何以實際的陪伴、真誠的禱告和忠心的夥伴關係來回應,在困難中堅固他們的信心。這樣,教會不僅活出基督肢體彼此關懷的真理,也讓掙扎中的家庭因福音的盼望而得堅立,上帝也因此得榮耀。
所有的教會增長都是好果子嗎?
Chip Bugnar
|
2025-09-30
這篇文章批判了以「同質性」爲增長手段的教會增長模式。作者指出,若福音被同質性取代,就會失去打破隔閡、合一多元的超自然力量。真正的教會增長不在於迎合方法學或可見的果效,而在於忠心傳講那能拯救、更新人心的福音。
宣教士是否該尋找「平安之子」?
Alex Kocman
|
2025-09-30
本文探討「平安之子」的宣教學概念,提醒我們不可在傳講福音前揣測誰更可能回應,也不可依賴社會地位或影響力來推動教會增長。大使命呼召我們毫無區別地向所有人傳揚福音,結果則完全在神的主權手中。
支持 九標誌
我們的工作是由我們的讀者的慷慨解囊所促成的。立即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