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約拿單·吉布森(Jonathan Gibson)與 馬克·厄恩吉(Mark Earngey)合著《歸正敬拜》(Reformation Worship: Liturgies from the Past for the Present),新成長出版社(New Growth Press)2018 年出版,736 頁
這本由約拿單·吉布森(Jonathan Gibson)和馬克·厄恩吉(Mark Earngey)共同編著的《歸正敬拜》是一部傑作,這部著作彙集了 16 和 17 世紀的禮儀,供 21 世紀的基督徒和牧師參考。
本書開篇的三章由吉布森、厄恩吉和辛克萊·傅格森共同撰寫,他們定義了敬拜的意義,闡述了宗教改革時期新教禮儀的發展,並提出了歸正敬拜的幾個關鍵標誌。其餘部分則由不同的改教家和清教徒的原始禮儀組成,並對每個禮儀進行了有益的介紹。
讀者可以從這些禮儀中汲取無數功課。以下是一些突顯宗教改革時期敬拜要義的禮儀要點。
這些敬拜禮儀始終將宣講上帝的話語置於核心位置(30-31,56-57 頁),這一點毫不令人意外。
上帝的話語塑造祂的子民和教會。厄恩吉在導言中寫道:「講道是禮儀的中心,因爲上帝的話語是崇拜者得享永生的關鍵」(32 頁)。改教家們對上帝話語的重視也體現在路德對宗教改革的謙遜總結中:「我所做的不過是祈禱和傳道,上帝的話語成就了一切。」[1] 改教家們不僅將講道作爲主日上午崇拜的中心,還在主日晚上以及週間進行多次佈道(比如茨溫利在週日以外每天講道兩次,216 頁)。
一些改教家遵循教會日曆/傳統,但大多數人採用逐章講解聖經(lectio continua)的方式進行講道(32 頁)。有些教會在週日講道三次:清晨一次,主日上午一次(主日禮拜),晚上再進行一次(108 頁)。
這些禮儀還提供了講道藝術的指引,例如我們在「丹麥教會秩序」(Danish Church Order)中讀到:「講道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也不應過於放縱情緒。他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勸戒,使人能理解……不應點名批評任何人……只應泛泛地譴責惡行」(262-63 頁)。
這些禮儀很好地提醒我們,神的話語必須在今天所有基督教教會中佔據中心地位。
鐘馬田(Martyn Lloyd-Jones)曾解釋過他爲何不以「早上好,歡迎大家」來開啓主日早上的敬拜。他表示,如果是歡迎客人來到自己的家中,他會這麼說;但他是在歡迎會眾來到上帝的面前,而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僕人。[2]
當然,在來到上帝面前敬拜時,人們應當既感到喜悅、溫暖、寬恕與和平,也應充滿敬畏與莊重(xx)。
這些禮儀傳達了對上帝的愛與對其聖潔的深刻意識,捕捉了如《傳道書》5:2 等經文的意境:「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爲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
《約伯記》40:3-5 則說:
於是,約伯回答耶和華說:
我是卑賤的!我用什麼回答你呢?
只好用手捂口。
我說了一次,再不回答;
說了兩次,就不再說。
當人們在聖經中經歷上帝的存在時,常會因其榮耀的重量和重要性而俯伏於地。我們在塑造我們的敬拜儀式時,應當效法這種敬畏之心。
任何閱讀這些禮儀文件的人都會發現,改教家們並沒有迴避敬拜的實質(65 頁)。他們在敬拜儀式中爲禱告、讀經、信條、唱詩、主餐和講道等安排了充足的時間,顯然改教家們的目標並非僅僅提供簡單的教導,而是爲會眾呈上一頓豐盛的靈性盛宴。
我曾經與一位拜訪我們教會的人交談過。當我問他如何看待我們的敬拜時,他的回答是:「很好。很快,而且很感動。」我想知道他是否會對當天晚些時候打算看的比賽也是同樣的感受。
人們的注意力或許有限,我並非建議我們要拖長敬拜以至使人疲憊,但是否我們應爲在敬拜中缺乏對上帝的渴慕而悔改?正如保羅所言,他爲基督捨棄一切,以認識基督爲至寶(腓 3:7-8);《詩篇》作者也發出同樣的渴慕,「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詩 42:2)。
或許我們太過習慣舒適,而非掙扎著延長自己的注意力,以便更多地體會神的榮耀。我們必須問自己這樣的問題:當保羅或大衛在我們主日敬拜結束時,他們會不會問道:「就只有這些嗎?」
強調實質並不意味著複雜。改教家們一再強調敬拜禮儀的簡單性(49、78、217、280)。
誠然,有些人偏離了這一原則,特別是《公禱書》(Book of Common Prayer)要求了一些繁複的儀式(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站立、跪拜和發言),但大多數改教家希望敬拜禮儀能保持簡單明了。這意味著使用通俗語言來講道和禱告,以便使會眾能夠理解和受教,同時保持禮儀結構的清晰和邏輯性,便於會眾跟隨和理解。
我們應向改教家們學習,使敬拜既有實質又簡單易行。正如 C.S.路易斯所言:「完美的敬拜是我們幾乎不會注意到的;我們的關注將集中在上帝身上」(73 頁)。
改教家致力於將敬拜的每個方面都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之上(49 頁)。這樣的做法就是規範性(限定性)原則,即我們根據上帝的話語來塑造敬拜,按照上帝的旨意敬拜祂。[3]
唱詩反映了聖經(弗 5:19),講道反映了聖經(徒 2:42,6:2;提後 4:2),一起禱告和認罪反映了聖經(雅 5:16),爲政府統治者和世界大事禱告反映了聖經(提前 2:1-4)。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在他的牧禱祈求中體現了對合乎聖經敬拜的熱忱。儘管似乎並未強制要求基督徒使用「主禱文」(新約聖經的其他部分並未表明嚴格遵守主禱文),但加爾文仍然以主禱文爲藍本撰寫了牧禱祈求。
當我們敬拜上帝時,至關重要的是,我們應按上帝完美的智慧來敬拜祂。改教家們孜孜不倦(儘管並不一定完美無缺)地追求做到這一點,我們也應當如此。
多位改教家在解釋敬拜禮儀時提到基督徒的自由(36,45-46 頁)。馬丁·路德尤其強調其他教會在具體落實其禮儀中的聖經原則時應有自由(78 頁)。
每次敬拜都應包含聖經原則,但除此之外,我們不應該在歌曲數量、敬拜/講道/禱告時長、使用的信條,以及唱什麼詩歌(前提是它們表達了正確的神學觀點)等方面束縛人們的良心。
改教家們竭力證明,宗教改革所恢復的教義並非新創,而是源自使徒和早期教父所傳遞的一次性、永不改變的基督信仰(33、61-64 頁)。他們還希望表明,他們是站在歷代忠誠信徒的肩膀上前行的。
其中一個方式是通過信條傳遞信仰教義的連續性。《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常在敬拜中誦讀,以簡潔、容易記憶的方式向教會傳授堅實的教義,同時也幫助會眾瞭解他們在教會歷史中的位置。
當保羅寫道「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林前 15:3)時,他爲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同樣,保羅還告訴帖撒羅尼迦人要持守他和他的同工所教導的傳統(帖後 2:15)。
我們今天所處的文化強調當下的相關性,新的就是最好的。然而,我與許多人交談過——尤其是學生,他們表達了對接觸更持久事物的渴望。集體誦讀信條和教義告白是一種極好的方式。既能教導正確的教義,使我們謙卑地認識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也能讓我們看到,從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到 21 世紀的新教正統信仰傳承從未中斷。
最後,這些敬拜禮儀強調會眾的積極參與(xvii,38 頁)。很明顯,會眾並非僅僅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敬拜禮儀採用通俗的語言,內容簡明,便於會眾跟隨。此外,還包括集體誦讀信條和聖經、集體禱告(如主禱文)、彼此對說和會眾合唱。
保羅說,信徒應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弗 5:19)。這與許多敬拜儀式形成了鮮明對比:會眾在黑暗中只是旁觀者,仰視舞台或屏幕上被照亮的表演者。許多敬拜儀式讓會眾難以參與,導致敬拜變得更像一場音樂會。這種情況類似於中世紀天主教使用拉丁文舉行的彌撒,並禁止教徒參加主餐,理由是平信徒可能會帶來腐化或誤解,因此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參與,而信徒只能通過觀看受益。
一些現代教會取消了集體誦讀、集體禱告和會眾能夠參與的詩歌,無論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都是在不自覺地延續這種心態。
吉布森和厄恩吉在引言中寫道,這本書的目的是從過去汲取原則,以延續改教家所追求的合乎聖經、三位一體、榮耀上帝的敬拜(xix,73-74 頁),而非爲了迎合少數對古代敬拜儀式(xvi)感興趣之人的好奇心,也不是爲了推動傳統主義(73 頁)。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改教家們熱切希望看到基督通過人們傳講、祈禱和歌唱的聖言而得榮耀,信徒因此得造就。
以上從吉布森和厄恩吉作品中提取的原則(許多在引言中特別提到)遠非窮盡。然而,通讀這些敬拜禮儀後,我的結論是,若改教家們今日能夠集體向教會發聲,他們的核心信息一定是上述羅列的教訓。套用雅羅斯拉夫·佩利坎(Jaroslav Pelikan,48 頁)的話:讓我們不要抱持「活人的死信」(傳統主義),而是擁抱「死人的活信」,在上帝的榮耀和信徒的造就中踐行這些原則。
* * * * *
[1] Nick Needham, 2,000 Years of Christ’s Power Vol. 3: Renaissance and Reformation, Revised edition (Christian Focus, 2016). 131.
[2] Iain Murray, The Life of Martyn Lloyd-Jones 1899-1981 (Edinburgh: 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 2014). 302.
[3] David G. Peterson, Engaging with God: A Biblical Theology of Worship, Later Printing edition (Downers Grove, Ill: IVP Academic, 2002).
譯:DeepL/STH;校:JFX。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8 Marks of Reformation Worship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