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當我14歲的時候,我父親愚蠢至極,簡直讓我難以忍受。當我21歲的時候,我卻驚訝地發現這個老傢伙在過去的7年中竟然有如此大的長進。」
這一席話不僅幽默,而且蘊含深刻的道理:智慧的父母教養孩童,不是爲了贏得他們幼稚而愚昧孩子的誇讚,而是做他們認爲好的和對的事情。而且他們相信,到時候他們的孩子也將會有同樣的看見。所羅門王在箴言22:6裡這樣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馬克吐溫和所羅門都認爲父母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對的,並且知道該如何行。然而在21世紀20年代的今天,我們卻不能這麼認爲。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想提出八條行動建議,作爲你養育孩子走當行之道的參考。這些建議有我個人的主觀侷限性,不能面面俱到,但它們卻是我用來建立家室的八塊石頭。說真的,我在這裡所講的大多不是來自我的成功經驗,而是源於我的失敗教訓。神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但我要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好讓你們知道這些不是從實驗室研究出來的理論。我之所以告訴你們這些,不是因爲我已經能夠駕馭嫺熟了,而是因爲我曾經在其中摸爬滾打,並且已經「博士畢業」。
還有,我不希望大家把這份建議清單看成一個公式——如果你照著做,你的孩子就會成爲某種樣子。我曾經見過一些父母,他們一件事情都沒有做對,可是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卻成爲彬彬有禮,敬畏神的成功人士。還有一些父母,他們每件事情都按書本而行,而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卻叛逆,不敬畏神,而且一無所成。一切都是全然仰賴神的恩典。當然了,這並不是說你對孩子的成功與失敗毫無影響。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我們最終還是要仰賴神的主權恩典。明白這一點會讓驕傲自大的父母謙卑下來,使灰心喪氣的父母得著安慰和鼓勵。
我接下來要講的是我們摩爾家的經驗之談。我的家庭情況和你的不同。你的家是獨一無二的,不要試圖成爲別人的家。要用分辨的耳朵來聽取這些建議,並要滿有恩典地應用與你有關的要點。我盼望你能從中找到可以應用到你家的一些建議。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犯的一些重要錯誤來源於比較,我看到其他做得很好的家庭,就試圖把我家與他們進行對比。千萬不要這樣做。
除了第八條最重要以外,我以下的建議並沒有什麼輕重排序。
和你的孩子交談,並讓他們知道你絕對地愛他們,喜歡他們。正如帖前5:11所說:「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把這個原則應用到你的家庭中。你只是不斷告訴孩子你愛他們,就能大大地激勵他們。
我無法告訴你曾經有多少人坐在我的辦公室接受輔導時說:「我父親從來沒有說過他愛我。」或者有些人會說:「我父親從來沒有說過他愛我,但是從他的表現,我知道他愛我。我真希望他能夠更多地對我說他愛我。」即使有些父親會說「我愛你」這句話,但他的孩子們也要終生努力尋求他的認可。他們感到自己無法讓父親的滿意。如果你常常用語言表達愛意,頻率之高甚至令人厭煩,那麼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們來看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父親的榜樣:父神。當祂從天上俯看自己的兒子,獨生的兒子的時候,在很多場合中——受洗,變像的時候——父神都公開而毫不羞愧地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我愛他,喜悅他。」
在這裡我們看到天父向祂的兒子表達祂的愛。如果我們敬畏神,那麼我們就需要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愛。我們的天父沒有讓我們懷疑祂的愛。祂向我們表達祂的愛,並通過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爲我們死,把祂的愛彰顯出來。
而且,天父也用話語告訴我們祂愛我們。整本聖經一共有1189章,神在其中不斷地重複這樣的信息。
我們如何在生活中應用這個信息呢?就是要經常對孩子說你愛他們。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老派」人物,不太善於表達,那麼這對你會是一個挑戰。然而在這裡,「老派」可不是什麼好派。寡言少語和保守與表達愛意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你不向孩子表達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他們始終不知道該如何去討父親的歡心。我知道你該如何去糾正這個問題,就是:常常用語言來表達愛意,頻率之高甚至令人討厭也不在乎。
我的父親從來沒有見過他爸爸。在他6個月時父親就去世了。我父親是他們鎮上唯一沒有父親的孩子。他眼前根本沒有可學習的榜樣。我聽過不少男人歸咎於他們沒有一個好父親。我認爲這都是些廢話。我父親對如何做爸爸一無所知,他只知道他愛孩子,並且不停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他說:「我愛你。做你的爸爸我很感恩。我爲你感到自豪。」每天晚上上床睡覺之前,他都會摸摸我的頭,親我一下,說他愛我。他每天都會說所有該說的話。
因此,你每天都要告訴你的孩子你愛他們。這是敬畏神的表現。
因爲這一點看起來不太屬靈,我差點兒想把它刪掉了。這裡的重點就是「玩得開心!」傳道書3章4節說:「笑有時,跳舞有時。」家庭應該是最常聽到笑聲,看到跳舞的地方。如果天堂是一個充滿喜樂的地方,難道我們不應該在家裡模仿這樣的場景嗎?家庭應該充滿歡聲笑語。作爲父母,如果你只對孩子強調不能做什麼,如果你的家從來不好玩,難怪他們長大了就會到家外面找樂子。
在我家,我們創造了不少傳統。例如,每年7月4日,我們全家都要穿上一模一樣的老式海軍衫去曼哈頓,在那裡與陌生人合影,拍搞笑的照片。我們有讀聖經的傳統。每年在棒球聯賽開賽前的晚上,我們無論身在何處,都會坐下來看《夢之球場》的電影,就像小時候一樣。我給孩子們寄明信片。我們還打迷你高爾夫聯賽。當這些傳統成爲我們家庭的一部分時,就會傳遞這樣的信息:「家庭對我很重要,和你們在一起很好玩,很開心。」
我們做這些事情是爲了營造有趣而開心的氛圍。不需要花什麼錢。你從一場床上摔跤得到的樂趣可能比去一千次迪斯尼樂園還要多。父親總是告訴我,生活中最棒的事情不是計劃好的,而是一些不花錢,或者花錢很少的事情,是一些生活中最開心的事情。
我還記得多年以前,在某個聖誕假期的晚上,我們決定到街上去唱聖誕頌歌,就我們全家。直到今天我的孩子們還記得這件事。這不是預先計劃好的,也沒花什麼錢。但是他們將會永遠記得像那樣的事情。當你在開心的時候,通常不覺得這個時刻有多麼美好。事情過去就過去了。而爸爸的工作就是懷著對神的感恩之情,把它作爲一件大事來紀念,並激發孩子們的記憶。我想向孩子們表明,因爲我們在一起,所以這些事情很有意義。因此,我們要用熱情奔放的創意行動來製造記憶。
這一點顯而易見:謙卑的人禱告,而驕傲的人不禱告。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謙卑,那麼你就要謙卑,因爲神賜恩給謙卑的人。因此,你必須禱告。和孩子們一起禱告,爲他們禱告,並教導他們如何禱告。當得知某個人生病了,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應該停下來禱告。去醫院探訪病人的時候,我常常帶上某個孩子同去,到病床邊爲病人禱告。在對孩子施行管教之前,要和他們一起禱告。睡覺之前一起禱告。要像帖前5:17那樣「不住地禱告」,因爲義人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如果一個孩子在只說卻從不禱告的家庭裡長大,那你憑什麼認爲他自己會成爲一個禱告的人呢?
禱告不僅是我們的祈求蒙應允的方式,而且也是我們與神溝通交流的方式。1976年,我哥哥被診斷爲癌症。我還記得父母是如何應對的(感謝主,我哥哥現在依然活得好好的)。在那個年代,對癌症的研究和今天不能相提並論,所以我們全家都很恐懼。但我還記得父母是如何禱告,如何向神呼求的。我父親是一名電臺播音員,因此他常常受邀到各個教會講道,大多是賓夕法尼亞州農村地區的小教會。每次他去到那裡都會走進男更衣室,雙膝跪下,臉伏於地,向神呼求:「神啊,今晚的講道求你來幫助我。」從神學上來講,我現在不會像父親那樣禱告,但我從中看到了他在禱告中對神的依靠。
你不會只是想讓孩子把你看成一個假裝禱告,或者只是談論禱告的人吧。你僞裝不了那麼久。相反地,你需要用禱告來表達謙卑。
人生就像足球賽,是一場有時間限制的比賽。摩西在詩90:12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如果人生是一場定時的比賽,那麼這場比賽將很快結束。你也許能活到七十歲。如果人生像雅各說的那樣是一片雲霧,那麼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將是何其短暫。你影響孩子的時間將有多少呢?你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回家看望你,但他們不會搬回來和你同住了。
我們讓孩子在家上學,並不是因爲我們害怕紐約的公立學校,也不是爲了教育上的目的,而是因爲我們真的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當我們意識到他們離開家的日子不遠時,我們就僅僅希望更多地和他們待在一起。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127:3)如果你不利用和他們在一起的幾秒鐘,你就會像《屋頂上的提琴手》中的特維婭一樣,在某天醒來發出這樣的感嘆:
這是我抱過的小女孩嗎?這是在玩耍的小男孩嗎?我不記得自己變老了。他們什麼時候長大的?日出,日落。時光迅速流淌。
終會有一天,你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不再想要爸爸睡他們的床——或者不再求你玩玩具大兵。我們擁有的機會微乎其微。你將來會後悔浪費了這些機會。因此,趁著他們的心田還柔軟,他們還愛著爸爸的時候,好好地利用時間。不要以爲你還有下次——他們長大就會離開家。好好使用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我認爲我們所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對神主權中的護理的認識了。我很好奇那些不相信神的護理,不相信神既掌管好事也掌管壞事的人,怎麼不會失去理智?如果一切都是隨機的,那爲什麼每件事情都要弄個水落石出呢?
我們相信神掌權,祂既有權賜予又有權收回。通過心懷感恩來教導孩子安息於神的主權的實際意義。特別是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要心懷感恩和滿足,而不是發脾氣、憤怒、不耐煩、抱怨以及吹毛求疵。「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1:20)注意聽孩子們彼此之間的談話,看看他們的說話方式是否像你。我在糾正我兒子的說話方式時,也承認自己在怒氣中批評指責人,並爲之認罪悔改。
在這方面對我有幫助的是明白這個既簡單又深刻的真理:福音也是給信徒的。福音不僅使我們得救,也使我們成長。「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西2:6)
基督徒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福音息息相關。我從前愛生氣,缺乏耐心。但是當我認識到福音也是給信徒的時候,我的內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情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當不順利的時候,一個奇妙的機會就會臨到你。這是從神而來的考驗,好讓你在家人面前彰顯你對祂的信心,以及對祂主權的信靠——藉著你真誠的感恩。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彼前4:9)我們家常常向全教會開放。有客人在我們家住宿的晚上多過我們家人單獨在一起的日子。我們喜歡邀請人到家裡來,也樂意接待客人。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宣教士和牧師,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當客人拿不准什麼時候離開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當別人打壞家裡的東西的時候,該怎麼辦?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真的想要款待人而不發怨言嗎?」然後,你就有機會向你的孩子彰顯基督的愛。這些人作爲我們的客人住在家裡,而我們是爲了神的榮耀款待他們。我們通過讓孩子參與接待,培養他們有無私的品格。
最近,我們幫助了要在紐約轉機,需要住宿的一家人。可是當他們到家門口時,我們才發現他們還帶著一隻狗。25多年以來,我們家從來沒養過狗!我們該怎麼辦?靠著神的恩典,我們毫無怨言地接待他們,即使是在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況下。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當我們想到天父如何接納了我們,我們就藉著這樣的機會向孩子展現這種無私的愛。他們有可能不得不睡地板,把床讓出來給客人。也有可能需要更辛苦地預備飯食,或者洗更多的碗碟。熱情待客是教導孩子無私品德的好方式。
以下是《箴言》中的經文: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22:15)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箴23:13-14)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13:24)
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箴29:15)
有些事我要在這裡說一下。我和妻子在管教方面做得非常糟糕,直到我們讀了泰德·區普的書《子女心,父母情》,情況才有了轉機。在這之前,我們爲了讓孩子聽話,用的都是非常世俗的操控伎倆。「我要數到3了」,「你太傷爸爸的心了」,或者「我現在非要管教你不可了」。
你可以對孩子說些威脅的話——「如果你繼續這個樣子,我就帶你回家。」但是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並沒有在教導孩子真正順服。
這個方法對我們很有果效。我會問他們:「你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嗎?」他們說:「知道,我忘記把垃圾拿出去倒了。」我會問:「你知道爸爸接下來要做什麼嗎?」他們回答:「知道,你會管教我。」然後,我會讓他們坐在我的腿上,和他們一起禱告。
爲什麼要這樣做?爲了要掌控嗎?不是的。爲了發洩你的沮喪和憤怒嗎?絕對不是。這樣做是爲了趕除愚昧。
把我前面所說的幾點都累加起來,也不如這最後一點重要。你要讓孩子看到神的恩典如何在我們身上工作。你教孩子如何做事情,例如學數學,棒球,開車等等。你也應該向孩子展示神恩典的作爲。在你死後離開人世,你的孩子需要神的恩典。因此,你要給他們講福音——按著聖經,基督死了,被埋葬,然後復活升天。告訴他們福音的啓示,得救的意思是什麼。向他們傳福音。然後教導他們福音使人成聖,生命得以長進。還要告訴他們你自己對福音的需要。
這一點很重要,希望你能夠牢記:當你得罪家人的時候,你要而且必須召開家庭會議。你需要這樣說:「我剛才犯罪了。我用了聖經不允許的方式和你們的媽媽說話。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已經向神認罪了,神是信實的,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也想讓你們知道,你們剛才看到我做的事是在犯罪,我要請求你們的原諒。我沒有理由犯罪。不是因爲我累了,或者媽媽做了什麼事,也不是因爲這是我習慣。而是我驕傲自大,罪惡深重。我非常內疚,也很抱歉,我會採取措施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底線是這樣的,孩子們:你們的爸爸是有罪的。我需要恩典。我需要耶穌基督。」
作爲孩子,我們有時會認爲「爸爸不會做錯事」。但我們都不是完人,所以從一開始,當你把事情搞砸的時候,不要擔心你會讓孩子失望。要讓他們說:「我愛爸爸,但我更愛我的救主。我愛那位冠軍,我愛赦免罪人的那位,他是我要仰望的。我爸爸不完美,可是他依靠那完美的。」
如果只要求孩子爲他們的罪負責,而你卻從來不承認自己的罪,那是假冒爲善。他們的問題在於你是他們的父親,而亞當是你的父。要他們活出福音,他們需要看到福音活化在你身上。如果我們沒有在他們面前活出福音來,那麼我們又何必指望他們會生出懊悔,或者除了操控之外,我們還期待什麼呢?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總是很完美,或者總是找藉口,那麼你猜怎麼著,你的孩子總是會假裝很完美,或者總是找藉口。但是,如果你告訴他們,你是一個需要福音的罪人,那麼他們就會看到,並且有一天會靠著恩典,效法你的榜樣,把自己的罪帶到耶穌面前。
爲著榮耀神,我們需要管教我們的孩子。我們還要教導他們憐憫人。「因爲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2:13)
你的孩子不是活在以恩典爲導向的家庭裡,就是在以行爲表現爲導向的家庭中。如果他們在以行爲表現爲導向的家裡長大,那麼他們將來不是假冒爲善,就是叛逆。如果他們在以恩典爲導向的家庭長大,他們就會成爲尋求神恩典的門徒。
50年後,當有人讓你的孩子「談談你父親」的時候,他們會說出很多讓你難堪的事情。但你最想要他們說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他是一個基督徒,他愛耶穌,順服耶穌,以神的國爲優先。他是一個謙卑的人,當他做錯的時候,他把我們都引向耶穌基督。
將來你離開人世後,這是你最想讓孩子告訴別人的有關父親的事情。
譯:韋柳萍;校:CCL。原文刊載於九標誌網站:Parenting Advice for Pas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