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問答指出,音樂帶領是一種執事性的服事,不僅需要音樂才幹,更需要屬靈成熟與美好品格。教會應當從本會中揀選符合聖經執事資格、能在公開場合彰顯基督的人來擔任這一工作。
本問答指出,音樂帶領是一種執事性的服事,不僅需要音樂才幹,更需要屬靈成熟與美好品格。教會應當從本會中揀選符合聖經執事資格、能在公開場合彰顯基督的人來擔任這一工作。 只要有良好的判斷力,教會在集體敬拜的音樂部分,完全可以並且應該融入豐富多樣的聲音和風格。畢竟,教會是一個身體,由許多不同的肢體組成,且各有不同的恩賜(林前 12:7、12-26)。多樣的音樂風格和聲音,能很好地反映基督身體的多樣性。
只要有良好的判斷力,教會在集體敬拜的音樂部分,完全可以並且應該融入豐富多樣的聲音和風格。畢竟,教會是一個身體,由許多不同的肢體組成,且各有不同的恩賜(林前 12:7、12-26)。多樣的音樂風格和聲音,能很好地反映基督身體的多樣性。
 我並不總是能說清楚這件事,但憑信心我知道,在我們唱詩之後,我和走進教會時不太一樣了。這樣的變化並不總是驚天動地的,但確實有改變發生了,而且這改變是超自然的。
我並不總是能說清楚這件事,但憑信心我知道,在我們唱詩之後,我和走進教會時不太一樣了。這樣的變化並不總是驚天動地的,但確實有改變發生了,而且這改變是超自然的。 我擔心許多福音派人士把公共敬拜割裂爲兩部分:詩歌敬拜部分,服侍對象是那些更喜歡以情感經歷神的人,而講道是爲那些理性的、用左半邊大腦思考的人準備的。最糟糕的情況是,這種錯誤的二分法使得大家一直持這樣普遍的誤解,即詩歌部分的敬拜就是教會的敬拜,以至於產生這樣的說法:「今天的敬拜(也就是詩歌)真的很棒,但講道有點枯燥」,好像講道不是崇拜一樣。
我擔心許多福音派人士把公共敬拜割裂爲兩部分:詩歌敬拜部分,服侍對象是那些更喜歡以情感經歷神的人,而講道是爲那些理性的、用左半邊大腦思考的人準備的。最糟糕的情況是,這種錯誤的二分法使得大家一直持這樣普遍的誤解,即詩歌部分的敬拜就是教會的敬拜,以至於產生這樣的說法:「今天的敬拜(也就是詩歌)真的很棒,但講道有點枯燥」,好像講道不是崇拜一樣。 我絕不會爲了差異中的統一而忽略福音,而是始終如一地傳講純正的福音。我絕不會爲了迎合更多的人和文化把神學稀釋到最低標準,而是持續不斷地傳講聖經所啓示的豐富教義。我絕不會爲了取悅任何一種文化而在敬拜時聚焦於某些事物,相反,我會關注所有基督徒當做的事:我們舉行聖禮(洗禮和主餐)、禱告、唱詩、讀經、講道和聽道。
我絕不會爲了差異中的統一而忽略福音,而是始終如一地傳講純正的福音。我絕不會爲了迎合更多的人和文化把神學稀釋到最低標準,而是持續不斷地傳講聖經所啓示的豐富教義。我絕不會爲了取悅任何一種文化而在敬拜時聚焦於某些事物,相反,我會關注所有基督徒當做的事:我們舉行聖禮(洗禮和主餐)、禱告、唱詩、讀經、講道和聽道。 我們希望所唱的歌曲與講道內容吻合。如果我們將聽到有關天堂的內容,我們希望通過歌唱有關天堂的內容來預備我們的心。如果我們即將聽到有關救贖的內容,我們就會唱有關認罪、我們的需要和神在基督裡爲我們的預備。歌曲的選擇應該符合講道的內容。
我們希望所唱的歌曲與講道內容吻合。如果我們將聽到有關天堂的內容,我們希望通過歌唱有關天堂的內容來預備我們的心。如果我們即將聽到有關救贖的內容,我們就會唱有關認罪、我們的需要和神在基督裡爲我們的預備。歌曲的選擇應該符合講道的內容。 每個教會都需要知悉所處的文化(這是爲什麼你很可能不會選非洲部落歌曲),但教會不該被文化牽引。如果關於果效的話題開始取代那些關於忠心的話題,那麼這第一步就錯誤地邁向了以人爲本的敬拜心態。
每個教會都需要知悉所處的文化(這是爲什麼你很可能不會選非洲部落歌曲),但教會不該被文化牽引。如果關於果效的話題開始取代那些關於忠心的話題,那麼這第一步就錯誤地邁向了以人爲本的敬拜心態。 神的話語是否允許我們有這樣的自由呢?是否給出了敬拜的定義?如果有,怎樣定義的?沃恩羅伯茨,牛津聖艾比教會的牧師在他的小書《真敬拜》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關切地寫道,「我們有關敬拜的想法是模糊的,通常也不符合聖經」。
神的話語是否允許我們有這樣的自由呢?是否給出了敬拜的定義?如果有,怎樣定義的?沃恩羅伯茨,牛津聖艾比教會的牧師在他的小書《真敬拜》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關切地寫道,「我們有關敬拜的想法是模糊的,通常也不符合聖經」。 我要說的是音樂的質量,尤其是唱詩的質量不是取決於你的預算。其實,缺少伴奏反而需要會眾音量提得更大,唱得更好一點。如果我們的合唱顯得很卓越,不是因爲我們注重方法,而是因爲音樂本身的卓越性。
我要說的是音樂的質量,尤其是唱詩的質量不是取決於你的預算。其實,缺少伴奏反而需要會眾音量提得更大,唱得更好一點。如果我們的合唱顯得很卓越,不是因爲我們注重方法,而是因爲音樂本身的卓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