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從未直接討論過我們應該如何引導青少年加入教會的話題。但它確實提供了關乎救恩和入會流程的原則,這些原則沒有商量的餘地,也因此必須指導和塑造我們的實際做法。
傑拉米·萊尼牧師解答了如果長老團隊中關於給青少年施洗存在分歧該怎麼辦的問題;鮑勃·約翰遜牧師解答了「餅蘸酒」的主餐是否合乎聖經的問題。
培養青少年門訓的文化。架起一座橋樑,使教會其他成員能進入他們的生活。我親眼見到了青少年事工給我自己孩子們的生命帶來的益處。既作爲家長也作爲牧師,我很感謝青少年事工中的教導和積極門訓我的孩子們的成員。
我們從青少年牧師保羅那裡學到了什麼?保羅教導孩子們聖經,並將其應用到他們的生活中,他教導的方式是引導孩子們回到父母的權柄之下,並裝備父母有效地對他們的孩子進行門徒訓練。當然,這段經文並沒有全面地向我們描繪教會應當如何服事年輕人,但它是一個有啓發性的起點。
這些並不讓人興奮或印象深刻。這些策略不會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也不會讓你們在任何事工會議上成爲主要講員。事實上,專心以這些事爲優先,可能不會使你們的青少年組成爲城鎮裡最大的團體。但你知道嗎?它更加長遠地服事到你的學生。